首页>篇章详情

盟誓——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制度的思考

作者:
田兆元
出版日期:
2023年5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1.56 MB
报告字数:
10446字
所属图书:
中华文明探源论丛 中华文明之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介绍盟誓制度因其仪式完备,文本具有法典意义而具有早期国家制度的核心特征.在先秦时期,盟誓制度对于形成最高统治者权威,建构天子与诸侯关系具有独特意义.以黄帝、帝舜和夏禹为代表的合符信物模式,以夏启、商汤、周武为代表的会盟誓师语言仪式模式,以歃血为盟的天子诸侯关系的文字法典模式,是中国早期国家盟誓制度的三种基本形式.盟誓国家形态与集权国家并行,在建立包容性共同体、管理边疆事务和培育新兴政治势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以盟誓制度指称中国早期国家,是中国学术话语的表述,也是恢复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的本来面目的尝试.
关键词:

早期国家盟誓制度天子诸侯秩序

作者简介:

田兆元:男,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民俗研究所所长,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神话学、民俗学和非遗保护与实践。

文章目录
·盟誓性质的定位与理解
·分封与盟誓的关系
·盟誓制度在汉代的发展
·天子诸侯秩序与盟誓形式
·盟誓制度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