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文化创新

作者:
刘焕明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995.29 KB
报告字数:
21844字
所属图书: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时代任务,是人、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将顶层政策目标落实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落实到每个人的关键环节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原则的生态文化的培育和发展。“中国的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其内在基础是中国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养成、环境意识的树立、环境文化的形成”50154392,“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不但提供了审视‘两型社会’的整体论视角,同时也有助于塑造和培育‘两型社会’建设的精神氛围和社会力量”50154393。建设“两型社会”必须首先加强生态文明观念建设,克服忽视观念教育的思想。无锡市政府至2012年开始进行“两型社会”建设以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发展绿色文化创意,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建立绿色采购和信贷机制,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引导和培养广大市民群众的新型生态文化理念。

关键词:

“两型社会”建设文化创新无锡

作者简介:

刘焕明:教授、博士。江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常州大学苏南现代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特邀研究员,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江南大学)首席专家,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人民日报》《红旗文稿》《中共党史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5部,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承担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和重点、重大项目4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观念
  • “两型社会”回归自然法则的辩证的生态观
  • “两型社会”生态观的普及渗透形式
第二节 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的文化创新重点
  • 消费文化:引导绿色生产生活风尚
  • 监督文化:形成资源环境信息公开和评价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