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

作者:
孙伟平
出版日期:
2015年10月
报告页数:
38页
报告大小:
997.59 KB
报告字数:
34180字
所属图书:
创建“中国价值”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个既有内在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它们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但严格地说,它们又是相互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的总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和抽象概括。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过程。

那么,应该如何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我们认为,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是十八大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社会先进的价值导向,都应该全面地落实到一切工作中去。其中,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来说,应该具体落实到毛泽东、邓小平等提出和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观之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虽然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却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具有深厚的理论意蕴,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它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政府乃至整个革命队伍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它具体、鲜活、生动地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实践要求。当然,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不是僵死、固定的,而是需要与时俱进地加以理解和贯彻;它也从来没有过时,一直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今天仍然具有现实的基础和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民服务”

作者简介:

孙伟平:博士,上海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文化建设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世界哲学》杂志主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文化建设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价值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

文章目录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历史线索
  • (一)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价值观
  • (二)邓小平“领导就是服务”价值观
  • (三)江泽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价值观
  • (四)胡锦涛的“以人为本”价值观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1.以人民为价值主体
  • 2.以人民利益为价值目标
  • 3.革命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 4.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好恶态度为标准
  • 5.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作为检验标准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与时俱进的“为人民服务”价值要求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理论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