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我国组织结构(1949~2007)

作者:
陆学艺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68页
报告大小:
1.43 MB
报告字数:
63022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研究报告(全四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章考察的是中国近60年来的客观组织结构的演进以及在构建现代宏观组织结构体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中,中国社会的客观组织结构本质上是“国家化”的结构体系,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组织实现总体性控制,亦即把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都纳入国家的政治和行政体系之内,承担着国家组织分配的多种任务和职能。改革开放打破了这种格局,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组织和公民社会组织相对独立发展的制度和社会条件。现阶段,中国宏观组织架构的主要特点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市场经济组织、公民社会组织共同构成的三元结构格局初步形成,但其中社会组织处于最弱势地位,其发展受到种种制约。基于理论的思考的对现实状况的考察,本章提出一种“制衡的社团主义”理论模型,作为治理中国组织结构演变中存在的问题和克服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的理论原则,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有效参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事业。

关键词:

社会组织组织结构经济组织理论模式国家组织

作者简介:

陆学艺: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主攻中国哲学,1965年毕业。曾任哲学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78年以后,长期从事农村经济、社会及以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研究。1983~198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下派到山东陵县挂职,兼任县委副书记。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任所长:198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9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96年当选为会长:1993年、1998年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农村问题专家。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曾发表《改革中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三农论》等多部著作,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组织结构研究的目的与分析框架
  • 组织结构研究的目的与理论模式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组织结构的总体变迁
  • 组织结构分类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从总体性控制到职能转变:国家组织的现代转型
  • 总体性控制:改革开放前的国家组织结构
  • 分权与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组织结构变迁
  • 国家组织的合理结构和规模问题
第三节 从单位化到市场化:中国经济组织的转型与发展
  • 单位化: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经济组织
  • 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时代的经济组织
  • 经济组织结构变迁的社会意义与限度
第四节 从国家化到社会化: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艰难历程
  • 取缔、改造与收编:国家总体性控制下的社会组织
  • 再生: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社会组织
  •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意义、特征与困境
·第五节 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发展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