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榜样引领:用劳模精神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
李珂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17 MB
报告字数:
9340字
所属图书:
嬗变与审视: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重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回顾历史,劳模评选表彰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制度,起源于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劳动生产运动,新中国成立后该制度一直沿袭下来。“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于1982年被写入宪法,之后劳模评选表彰逐步成为一种常态机制。纵观不同时期劳模的构成、劳模评选标准、评选范围及树立典型,均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现状及劳动价值导向密切相关。劳模评选制度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劳动模范一直是时代先锋,他们身上所承载和彰显的劳模精神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用劳模精神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观点。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模精神内涵演进

作者简介:

李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文章目录
劳模精神的内涵演进与内在逻辑
  • (一)劳模精神的内涵演进
  • (二)劳模精神的内在逻辑
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劳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文化归属
  • (二)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相通
·高校弘扬劳模精神的积极意义
高校弘扬劳模精神的长效机制
  • (一)信念引领机制
  • (二)日常示范机制
  • (三)故事分享机制
  • (四)实践育人机制
  • (五)以文化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