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榜样引领:用劳模精神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
李珂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17 MB
报告字数:
9340字
所属图书:
嬗变与审视: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重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3.217-231
李珂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回顾历史,劳模评选表彰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制度,起源于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劳动生产运动,新中国成立后该制度一直沿袭下来。“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于1982年被写入宪法,之后劳模评选表彰逐步成为一种常态机制。纵观不同时期劳模的构成、劳模评选标准、评选范围及树立典型,均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现状及劳动价值导向密切相关。劳模评选制度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劳动模范一直是时代先锋,他们身上所承载和彰显的劳模精神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用劳模精神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观点。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劳模精神
内涵演进
作者简介:
李珂: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相关报告
劳模文化衍化论
难忘这个劳动节——劳动节扶贫工作日志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话语传播研究
论作为新价值秩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和合
中国价值需要世界表达
中国价值传播的意向与情境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导论
2019年中国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证研究绪论
2019年中国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调查问卷的编制
文章目录
劳模精神的内涵演进与内在逻辑
(一)劳模精神的内涵演进
(二)劳模精神的内在逻辑
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劳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文化归属
(二)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相通
·
高校弘扬劳模精神的积极意义
高校弘扬劳模精神的长效机制
(一)信念引领机制
(二)日常示范机制
(三)故事分享机制
(四)实践育人机制
(五)以文化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