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外溢效应的框架构建与发展机制研究

作者:
郝爱民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875.65 KB
报告字数:
13858字
所属图书: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为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外溢效应的框架构建与发展机制研究。首先,本文建立了一个制度分析框架,从制度角度分析了制约现在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外溢效应发挥的障碍。其次,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点,构建了着力扩大外溢效应发挥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运行框架,并对分析了其运行机制,提出了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外溢效应的基本运行机制。最后,本文提出了建设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以促进其外溢效应发挥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外溢效应

作者简介:

郝爱民:男,河南林州人,博士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院院长,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在《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等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博士后特别资助、国家统计局、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省部级项目10多项;主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南航河南分公司等多项横向课题。2项研究成果获得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二等奖;多篇论文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研究方向为航空经济。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制约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外溢效应发挥的主要因素
  • 长期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障碍
  • 二元化的投资机制制约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外溢效应发挥
  • 户籍政策障碍制约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外溢效应发挥
  • 土地制度障碍制约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外溢效应发挥
第二节 着力构建促进外溢效应发挥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框架
  • 中国生产性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 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的特点及框架构建——基于发挥外溢效应的视角
第三节 有益于外溢效应发挥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发展机制研究
  • 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激励引导机制
  • 公平有效的市场规范与竞争机制
  • 多样化合作创新机制
  • 参与主体的共享分担机制
第四节 基于流通创新的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研究
  • 引言
  • 基于流通创新视角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运行机理
  • 我国农村流通创新不足,阻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 创新农村流通、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
第五节 创新发展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外溢效应的制度安排
  •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城镇化外溢效应的发挥
  • 完善税收制度,降低农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负担,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化发展
  •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效应发挥
  • 完善投资制度,加快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