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理论分析

作者:
郝爱民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707.91 KB
报告字数:
7625字
所属图书: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理论分析。首先,本文将农业生产性服务看作具有管理和协调功能的中间投入,通过构建一个数理模型,分析了农业生产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互动作用机制。其次,本文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借鉴Bretschger(1999)的内生增长模型和Arrow(1962)的干中学思想,建立了一个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模型,试图做出一个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的经济学解释。最后,本文结合分工、交易成本、产业链整合理论和新兴古典超边际分析方法,建立推导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形成机制的基本模型,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对农业的外溢效应及外溢渠道。
关键词:

消费市场生产性服务业农业经济外溢效应

作者简介:

郝爱民:男,河南林州人,博士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院院长,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在《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等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博士后特别资助、国家统计局、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省部级项目10多项;主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南航河南分公司等多项横向课题。2项研究成果获得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二等奖;多篇论文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研究方向为航空经济。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农业发展对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的一般分析
  • 建立基本模型
  • 农业生产者均衡时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需求
  • 考虑消费市场后的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
第二节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一般分析
  •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经济学解释
  •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与农业资本的边际产出
第三节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形成机制
  •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外溢效应的理论分析
  • 专业化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效应形成——一个理论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