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19年06月
出版
首先,本文介绍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这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的界定。其次,本文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框架、研究方法和数据的来源。最后,阐述了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包括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应用对策的创新。
-
2019年06月
出版
首先,本文介绍了服务经济研究的起源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其次,本文梳理了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国内外研究的主要内容、范式和发展趋势。最后,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农业生产性服务研究现状、可借鉴之处,明确指出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方面缺乏相应的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较为现代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研究体系也未真正建立。
-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理论分析。首先,本文将农业生产性服务看作具有管理和协调功能的中间投入,通过构建一个数理模型,分析了农业生产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互动作用机制。其次,本文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借鉴Bretschger(1999)的内生增长模型和Arrow(1962)的干中学思想,建立了一个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模型,试图做出一个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的经济学解释。最后,本文结合分工、交易成本、产业链整合理论和新兴古典超边际分析方法,建立推导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形成机制的基本模型,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对农业的外溢效应及外溢渠道。
-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理论验证。首先,本文基于新兴古典经济框架,构建了一个面板数据模型,并利用中国2004~2011年统计数据,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外溢效应。其次,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农业技术进步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影响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的机理。最后,提出了创新发展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以促进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为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及生产率变迁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并论述了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特征及不合理的现状,最终从政策、市场、金融、物流、信息等角度提出了优化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措施。其次,本文利用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估算了中国2004~2014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动态变化,并指出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借鉴。首先,本文强调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其次,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美国、日本、巴西及荷兰等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总结了国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最后,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的有益启示。
-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为扩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微观分析。首先,在对农业生产性服务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内容及组织形式选择模型。其次,本文利用全国4个省份1172份农户的调查数据,选择使用多值无序响应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模式选择的因素。再次,本文指出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内容及组织形式的需求差异明显,农户户主特征和家庭因素、外部自然环境特征、易用感知和有用感知均对其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针对农户需求特征,提出了扩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系列对策。
-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为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外溢效应的框架构建与发展机制研究。首先,本文建立了一个制度分析框架,从制度角度分析了制约现在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外溢效应发挥的障碍。其次,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点,构建了着力扩大外溢效应发挥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运行框架,并对分析了其运行机制,提出了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外溢效应的基本运行机制。最后,本文提出了建设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以促进其外溢效应发挥的制度安排。
-
2019年06月
出版
首先,本文总结了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具体体现。其次,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目前存在总量规模小、组织化服务水平低、内部构成不合理、从业人员素质低等核心问题。最后,本文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鼓励组织和经营模式创新、优化发展结构、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较为系统的系列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