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农户负债不应简单认定为贫困

作者:
邢成举 魏程琳 赵晓峰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2页
报告大小:
617.32 KB
报告字数:
1267字
所属图书:
新时代的贫困治理:理论、实践与反思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扶贫实践中,不能机械理解负债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有能力偿还债务的并不能简单地认定为贫困。针对“救穷”与“救急”问题,扶贫策略上应各有侧重,通过健全农村金融体系解决“救急”问题,通过完善兜底保障体系解决“救穷”问题。针对困难群众的应急需求,两套体系都要提供支撑。唯有如此,才能更大程度上发挥有限资源的扶贫效益,提升扶贫工作背后的资源分配公平性。
关键词:

资源分配扶贫效益农户负债贫困认定

作者简介:

邢成举:1984年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反贫困与乡村治理研究,近些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民族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魏程琳:河南睢县人,社会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讲师,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与城乡基层治理研究。迄今为止,已在全国10多个省份的农村和城市累计驻点调研500多天,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法律科学》《城市规划》《青年研究》《中国乡村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

赵晓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导,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乡村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指导专家、首届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农业转型、贫困治理、新型农民合作社与中国乡村治理研究。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