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积累过程与“利润挤压”假说

作者:
约翰·威克斯 张雪琴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1.03 MB
报告字数:
17459字
所属图书: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数十年来,消费不足主义主导了美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不过尽管它仍然有些影响,随着对马克思作品兴趣的再次燃起,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重新发现了恩格斯、列宁和19、20世纪其他学者对这一思想的批判,削弱了其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参见恩格斯《反杜林论》,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载《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列宁《论所谓市场问题》,载《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随着消费不足主义渐入穷途,利润挤压理论日渐抬头。这一假说——不断增加的工资导致了日益下滑的利润——通常被视为把“阶级斗争”置于核心,从而是对消费不足主义的一种“发展”,尽管评论者并不完全同意这一说法。“利润挤压理论最大的优点是把阶级斗争置于积累和危机理论最核心的位置。” Erik Olin Wright,“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in Marxist Theory of Accumulation and Crisis,” in Jesse Schwartz,ed.,The Subtle Anatomy of Capitalism(Santa Monica,1977),p.217.本文的目的在于证明利润挤压假说不仅不是一种“发展”,反倒是巨大的倒退,因为它完全违背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贡献而退回到了大卫·李嘉图那里。具体而言,本文提出:①在某种程度上,利润挤压假说被作为一种危机理论提出,这是错误的;②就最温和的程度而言,它被视为一种关于危机时机或者政府财政政策时机的理论,这也是错误的;③到目前为止,由于它只是致力于分析工资在积累周期中的作用,它依旧是错误的。简而言之,经过仔细研究,利润挤压假说不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描述的角度都是不令人满意的。

关键词:

积累过程“利润挤压”消费不足主义“资本过剩”

作者简介:

约翰·威克斯:约翰·威克斯,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荣誉退休教授。

张雪琴:张雪琴 1986年生,四川遂宁人。2016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4年5月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提供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资格,并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在站博士后,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第八届金融图书“金羊奖”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国外理论动态》《政治经济学报》《学习与探索》《政治经济学评论》等南京大学CSSCI核心期刊(集刊)发表论文、译文数十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数篇。

文章目录
·假说本身
·伊藤·诚的“资本过剩”理论
积累、工资与利润挤压假说
  • 1.积累过程的本质
  • 2.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 3.积累与劳动力价值
  • 4.为什么一次危机是必要的?
  • 5.工资在积累过程中的作用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