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研究结论

作者:
唐爱军
出版日期:
2020年11月
报告页数:
4页
报告大小:
489.78 KB
报告字数:
2892字
所属图书:
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研究考察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一是“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是理解当代中国、解码当代中国的核心概念群。二是中国道路是一条不同于西方模式的新现代性道路。三是资本、国家和人民构成了中国道路的三元结构。四是中国道路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国家治理等具体模式。五是中国话语体系建构要置于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所呈现的从“革命”到“改革”的话语转型与调适的基本背景下。六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要着眼于两个“大逻辑”。七是要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急需着眼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等进行话语权建构。八是立足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尤其是意识形态安全的视域,考察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
关键词:

中国话语话语权中国道路

作者简介:

唐爱军:复旦大学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意识形态、韦伯的现代性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专著5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北京大学学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报刊上发表了90多篇文章,其中在CSSCI期刊上发表了40多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中国道路研究”。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