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概念谱系是理解当代中国的“概念脚手架”。其中,中国道路是核心,它具有本源性、基础性;中国话语是关键,它具有结果性、表征性。“把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带回到分析的中心”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
本书对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进行了深入的理论阐释。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切中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探讨围绕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展开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揭示把牢中国话语权的基本路径。另一方面,坚持学术与政治相结合,在阐释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的过程中,尽可能将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有机结合起来。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中国道路的哲学自觉
中国学术与话语体系建构(社会科学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第六卷)
复旦大学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意识形态、韦伯的现代性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专著5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北京大学学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报刊上发表了90多篇文章,其中在CSSCI期刊上发表了40多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中国道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