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消极影响的深层原因——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作者:
唐永春
出版日期:
2021年3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大小:
1.09 MB
报告字数:
18064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法学及其中国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的遗存及其影响。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认识这种深层原因,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法学亚细亚生产方式苏联法学东方专制主义

作者简介:

唐永春:唐永春,原文发表时为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现为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 1.片面强调阶级意志论的法本质观
  • 2.纯粹工具论的法功能观
  • 3.法学中的国家主义倾向
解决问题的钥匙: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
  • (二)东方专制主义理论
  • (三)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预想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观照:中苏传统文化同质性与法学同构
  • (一)古代中国和俄罗斯的文化同质:专制主义传统
  • (二)文化困扰:专制主义传统在特殊“跨越”后的苏联和中国的遗留
  • (三)法学同构:文化同质与苏联对中国法学的消极影响的深层内在关联
·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