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书详情

马克思主义法学及其中国化

书名:
马克思主义法学及其中国化
英 文 名:
Marxist Legal Science and Its Chinization
作 者:
顾培东 主编
I S B N:
978-7-5201-6239-5
丛 书 名:
《法学研究》专题选辑
关键词:
中国法治建设法学马克思主义
出 版 日 期:
2021年3月
生成引文
  • 目录
  • 简介
导论
《马克思主义法学及其中国化》导论
上编 马克思主义法学经典理论的阐释
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性 试论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 法不是从来就有的——学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一点体会 略论法的概念和法的质的规定性 法与法律的概念应该严格区分——从马克思、恩格斯法学思想的演变看法与法律概念的内涵 也谈法的本质和概念——与张宗厚同志商榷 论法与法律的区别——与李肃、潘跃新同志商榷 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中,法与法律概念没有严格区分——与李肃、潘跃新同志商榷 论马克思主义法学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中的法律思想初探 《资本论》及其创作过程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
中编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中国的实践——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 论以法定制——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体会 论毛泽东同志的制宪思想 周恩来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消极影响的深层原因——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苏联法影响中国法制发展进程之回顾
下编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深化与发展
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逻辑与创新发展 当代中国政法体制的形成及意义 党管政法:党与政法关系的演进 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经验——习近平司法体制改革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197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经历了新的发展过程。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法学告别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立论基础,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回应。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也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阐发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展现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持久生命力,这是中国法学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法学能够为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提供怎样的启发?马克思主义法学如何有效回应日益复杂的现实问题?如何定位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法学体系中的位置?本书能够为之提供重要启示。

作者
顾培东 顾培东

顾培东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腾讯讲席教授。先后出版《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我的法治观》、《大陆法系》等专著、译著1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1992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