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论共享发展的重大意义、理论内涵和实现途径

作者:
蒋茜
出版日期:
2021年1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747.82 KB
报告字数:
10682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文章认为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契合了时代的要求,是对当前现实问题的积极主动回应。共享发展的内容不是抽象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而是具体的、相对的、历史的,是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不断推进和动态发展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共享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包括主体、前提、保障、范围、目标五个维度的内容。全面落实共享发展,需要从保障基本民生、精准扶贫脱贫、缩小收入差距、提升教育促进就业、增加公共服务等方面努力推进。
关键词: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共享发展

作者简介:

蒋茜: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1部,合著3部,在《经济学动态》《政治经济学评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人文杂志》《学习与探索》《红旗文稿》等期刊发表文章四十余篇,并有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项。

文章目录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一)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 (二)共享发展理念是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
  • (三)共享发展理念是对现实问题积极主动的回应
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理论内涵
  • (一)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
  • (二)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 (三)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保障是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四)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范围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 (五)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落实共享发展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