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2020年四川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利用模式及优化
作者:
胡懋
曾旭晖
出版日期:
2020年10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1.43 MB
报告字数:
16285字
所属图书:
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0.173-191
张克俊
郭晓鸣
杨波
周南华
代坤宏
庞淼
摘要:
本文介绍四川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政府引导供需和市场化运作,在摸清农村闲置农房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制定政策措施推动农村闲置农房资本化,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宜居乡村建设,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四川省在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累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宅基地
“三权分置”
闲置农房
作者简介:
胡懋: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发展。
曾旭晖: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社会治理、乡村治理、社会流动。
相关报告
宅基地“三权分置”结构下的权利配置——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
2020年江苏农村土地市场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演变及江苏经验
文章目录
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管理制度变革
(一)宅基地和农房管理制度的演进
(二)宅基地“三权分置”的顶层设计
(三)四川宅基地和农房管理制度改革的现实需求
四川盘活利用宅基地和农房的模式
(一)泸县模式:宅改试点+共建共享
(二)武胜模式:传统院落+现代农业
(三)蒲江模式:农房利用+艺术下乡
(四)小结
四川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利用面临的挑战
(一)实现集体所有权面临的问题
(二)实现农户资格权面临的问题
(三)放活宅基地使用权面临的问题
优化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利用的思考
(一)努力确保宅基地资格权长期稳定
(二)着力放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
(三)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机制
(四)构建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五)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地多元利用机制
(六)强化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潜在风险防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