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社区中的“不同体”分析

作者:
景朝亮 林建衡 李妍
出版日期:
2022年2月
报告页数:
39页
报告大小:
1.33 MB
报告字数:
31682字
所属图书:
社区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结构不断调整。曾经的整体型、单位管理型的管理模式不再占主导地位,而社区治理更多折射出里格斯的“棱柱型”社会特征。社会治理特别强调不同主体应在社区场域中取长补短、协作交易,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然而,个体理性可能促成集体不理性,为了确保社区共同体带给人们物质便利与精神包容性和归属感,就必须强化社区共同体的向心力,这就离不开党政力量来掌舵和维护秩序。这样,一方面要鼓励居民业主、企业、社会组织一起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另一方面要确保其活动围绕一个稳定的圆心。因此,新时代构建社区共同体,虽不是要它成为一个实体型组织,但必须在“不同体”之间寻求共生秩序,搭建一个平台,从而方便各方共建共治共享,稳健走向社区“衍射态”。本文就社区行动主体的多元角色分别论述,包括政府职能、街居力量、市场力量以及市民力量等。
关键词:

政府职能业主市场力量社区共同体街居体系

作者简介:

景朝亮: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副教授,兼天津科技大学城市发展中心副主任。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曾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访学1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译著2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社区共同体建设路径选择研究”(15BGL197)。

林建衡: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社区治理。近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获省部级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合作出版学术专著3部。

李妍: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市行政决策咨询服务专家库”入库专家,曾荣获第十六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天津市第十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天津市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成果三等奖、天津市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岗”称号。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社区中的政府职能体现
  • 西方关于政府职能的多种理解
  • 中国的政府职能思想
  • 现代社区共同体建设中政府的职能
第二节 社区治理中街居体系的行政职能
  • 街道部门及其治下的微型科层体系
  • 社区党组织
  • 社区居委会
  • 社区服务站
  • 驻区单位
  • 街居体系下更多组织力量
  • 小结:街居制的行政管理属性和慈善福利属性
第三节 社区治理中市场力量的职能
  • 开发商的角色
  • 物业服务业
第四节 社区治理结构中业主的角色和职能
  • 业主产生的背景
  • 业主的角色
  • 业主力量的组织化
  • 业主组织的“偏好强度”
  • 业主时代的来临导致的社区治理挑战
  • 业主组织的组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