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构建社区共同体的“公办”路径

作者:
景朝亮 林建衡 李妍
出版日期:
2022年2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大小:
993.85 KB
报告字数:
16232字
所属图书:
社区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我们当下的社区可分为不同层面,不同层面具有各自的秩序和运作机制。从资源渠道来分,至少可以分为“公办”和“民办”两种路径;相应地也就出现了两种秩序,即行政秩序与市场秩序。其中,“公办”社区注重社会管理、民生服务和福利保障,凸显政府治理的一面;而“民办”社区突出物业权利与自发秩序,突出的是市场、经济性和自主治理的一面。“公办”与计划经济时代基层社会管理路径相近,依靠国家投入的资源来对社区进行管理;而“民办”则更多地利用民间资源、社会资本和市场资源。当然,这两者之间也有联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民办路径的运作离不开公办路径提供的制度环境和法治环境。
关键词:

社会管理民生服务福利保障社区共同体行政秩序

作者简介:

景朝亮: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副教授,兼天津科技大学城市发展中心副主任。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曾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访学1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译著2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社区共同体建设路径选择研究”(15BGL197)。

林建衡: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社区治理。近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获省部级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合作出版学术专著3部。

李妍: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市行政决策咨询服务专家库”入库专家,曾荣获第十六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天津市第十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天津市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成果三等奖、天津市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岗”称号。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社区资源的“公办”属性
  • “公办”社区的意蕴
  • 理解“公办”社区的视角
第二节 “公办”社区服务供给端的实地调查
  • 社区服务“谁主沉浮”?——以北京市西城区街道考评指标为例
  •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居民对社区中政府职能的需求
  • “公办”社区中政府基本服务的思考
第三节 “公办”社区服务接收端的实地调查
  • 和平家园的实地调查
  • 革新西里的实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