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美国《海外反腐败法》域外管辖分析——以阿尔斯通案件为例
作者:
石培培
出版日期:
2021年9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大小:
1.38 MB
报告字数:
20632字
所属图书:
美国研究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9.286-305
傅莹
倪峰
袁征
摘要:
美国《海外反腐败法》的出台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该法经过两次修订确定了域外管辖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反腐公约对于《海外反腐败法》的域外管辖权的确立起到关键性作用。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作为法律的执行机构,在法律具体实施中对管辖权做扩大解释。本文通过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被诉一案,对《海外反腐败法》域外管辖予以分析和研究,发现《海外反腐败法》在实际执行中有以下特点:基于同一犯罪事实对涉案公司和公司相关管理人员提起诉讼;涉案公司的配合程度是量刑主要考虑因素;多数案件的被告选择认罪协商。虽然美国司法机构对域外管辖权的司法解释有一定的约束,但这种约束作用是有限的。
关键词:
美国政治
《海外反腐败法》
域外管辖
阿尔斯通案件
作者简介:
石培培:
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政治、美国国会、美国对华政策。
相关报告
2021年的美国政治:始于动荡,止于对抗,乱中有进
2018年的美国政治:党争更为激烈 社会寻求改变
失序与动荡:迷失在疫情中的美国大选
2020年的美国政治:大选胜负虽分,政治对抗持续
美国国家安全团队的变动及其影响
2021~2022年美国形势分析与展望
文章目录
《海外反腐败法》域外管辖的国际化
(一)《海外反腐败法》管辖范围变化的关键
(二)核心条款适用对象扩大
(三)《海外反腐败法》执行机构的管辖范围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案件分析
(一)依据属地与属人原则向多个公司法人提起诉讼
(二)多数被告选择认罪和协商达成和解
(三)诉讼时效条款没有效力
(四)阿尔斯通公司不配合司法部调查的代价
《海外反腐败法》域外管辖新变化
(一)司法部鼓励企业积极配合调查
(二)越来越多的个人成为司法部《海外反腐败法》的执法对象
(三)基于共谋和代理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
(四)国际私法协助为执行机构提供了调查便利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