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对人类共同体遗产的重要贡献
作者:
德米特罗·埃夫雷莫夫(DmytroYefremov)
潘俊韬
出版日期:
2021年7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大小:
1.38 MB
报告字数:
7378字
所属图书:
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8)(全2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7.581-589
王灵桂
摘要:
中国通过其国际倡议和国家经济关系模式,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解决全球问题的全新且独立的方式。对此,世界各国会形成自己的评价和应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有在拥有多个倡议、治理模式、发展战略和竞争的情况下,才能造就全人类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发展战略
治理模式
人类共同体遗产
作者简介:
德米特罗·埃夫雷莫夫(DmytroYefremov):
乌克兰外交部亨纳迪·乌多文科外交学院国际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潘俊韬:
相关报告
回归社会——现代贫民住区治理的行动与模式
探索新的治理模式
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农村社会治理生态构建
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因素与长效机制
从试点示范看陕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对产业兴旺的重要作用
多民族杂居区社会治理模式——北川羌族自治县桃龙藏族乡实例
乡村治理
治理模式的多重意蕴与中国模式的核心要义
从系统性市场失灵重看国家经济职能
2015年湖南能源发展情况及2016年思路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