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农村社会治理生态构建
作者:
雷明
出版日期:
2016年6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21258字
所属图书:
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6.320-343
张学立
黄承伟
叶韬
吴大华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社会治理的现状和体制性困局,然后提出通过建立农村社会治理生态系统来改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等建议,最后提出在打造农村社会化治理生态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治理模式
农村公共服务
农村社会治理生态
决策系统
作者简介:
雷明: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相关报告
回归社会——现代贫民住区治理的行动与模式
探索新的治理模式
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因素与长效机制
从试点示范看陕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对产业兴旺的重要作用
多民族杂居区社会治理模式——北川羌族自治县桃龙藏族乡实例
乡村治理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对人类共同体遗产的重要贡献
治理模式的多重意蕴与中国模式的核心要义
文章目录
·
农村社会治理现状
·
乡村治理的体制性困局
农村社会治理生态 面向公正发展中国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逻辑选择
1.现代社会治理
2.农村社会治理生态提出
3.农村治理生态系统特质
4.农村治理生态系统构建
5.农村社会治理生态与开放式扶贫
打造农村社会治理生态系统之建议
1.建立健全高度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制度
2.加强和完善“法治、德治、自治”有机结合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农村社会治理组织结构体系
3.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促使有效的农村社会治理机制早日形成
4.正确处理好基层政府与村级组织的职能定位与分工,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领导组织体系与公共服务体系
5.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加强和完善农民权益保障体系
6.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为有效开展村民自治提供经济保障
7.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多元化模式体系
8.更加重视互联网治理,建立农村网络治理平台
9.更加重视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10.更加重视社会治理人才培养
值得注意的问题
1.“网格化”治理效果虽好,但总让人感觉防控色彩较浓
2.党委政府虽高度重视,但关注点仍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3.社会组织虽数量繁多,但缺乏有效引导、管理和整合
4.公众参与率虽高,但缺乏志愿组织作为有效支撑
5.多元但未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