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文化科技融合语境下的青年日常生活

作者:
张萱
出版日期:
2017年11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1.38 MB
报告字数:
12570字
所属图书: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研究报告对北京地区七所高校192名在读大学生(不含研究生)手机社交软件的使用情况做了调研,发现在“互联网+”的语境下,北京地区大学生基本依赖于以“微信”为主的手机社交软件作为人际交往与获取信息的日常方式,使其有发展为“社交媒体”的趋势。从文化科技融合的角度来看,北京地区大学生对手机社交媒体的使用主要基于三方面需要:其一,与传统媒介的信息获取形成互补关系;其二,基于人际交往的社交媒体更倾向于“个人化”属性的信息分享;其三,社交媒体功能的“多元化”,即“一键多能”的简约化思维具有相当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关键词:

社交媒体文化科技融合媒介素养互联网思维“互联网+”

作者简介:

张萱: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博士、博士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C)访问学者,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出版个人专著《见证主流》,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等课题4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从“手机社交软件”到“社交媒体”
北京地区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基本特征分析
  • (一)社交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介形成了互补关系
  • (二)人际交流的“个人化”特征渗透在信息分享中
  • (三)文化科技融合的特性表现为功能的“多元化”
文化科技融合与日常生活:北京地区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典型特征
  • (一)北京地区大学生社交媒介使用体现了其媒介素养的提升
  • (二)微信:北京地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阵地
·附录(本调研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