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就业理论进路与我国就业促进机制构建

作者:
李萍 卢云峰
出版日期:
2014年10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8892字
所属图书: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报告(2010~201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认真研读和体认马克思的经典原著,从资本、工资、劳动与分工等四个致思向度展现马克思的就业理论进路。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业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再度由重工业主导,经济增长、就业及其相关方面变化的现实,提出解决当前我国就业问题,构建四大机制即资本调控机制、工资浮动机制、弹性劳动机制和全面的沟通机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就业资本劳动分工

作者简介:

李萍:中小学一级教师,中牟外国语学校初级部校长。

卢云峰:

文章目录
·引言
马克思的就业理论 从四个角度展开的理论进路
  • (一)从资本切入的视角
  • (二)从工资切入的视角
  • (三)从劳动切入的视角
  • (四)从分工切入的视角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启示 构建四大就业促进机制
  • (一)建立资本调控机制
  • (二)建立工资浮动机制
  • (三)建立弹性劳动机制
  • (四)建立全面的沟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