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劳动就业从统包统配向市场导向转型
作者:
陈光金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1.06 MB
报告字数:
7934字
所属图书:
改革开放与中国民生发展(1978~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2.13-26
陈光金
摘要:
就业为民生之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劳动就业制度由“统包统配”向市场化导向转变,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体系日趋丰富完善,长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出台就业促进创新举措,为不断增加劳动就业、调整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就业发展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就业
市场导向
分配
作者简介:
陈光金:
相关报告
马克思就业理论进路与我国就业促进机制构建
协作为何能创造一种生产力:协作升值与分配
疾病照料负担对困难家庭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基于全国城乡困难家庭入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导言(经济学手稿)(节选)
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分配
再论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以《哥达纲领批判》为文本媒介
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2022~2023年河北省农民工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
通过“工作奖励”政策激励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国际经验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分析
文章目录
·
(一)劳动就业制度从统包统配转变为市场导向
(二)劳动就业不断增长,就业结构从农业就业为主转向非农就业为主
1.就业总人数四十年增加3.75亿人
2.计划体制积累的就业矛盾逐步化解
3.失业率长期保持较低水平
4.农民工成为工人阶级重要组成部分
5.劳动就业结构优化升级
6.劳动就业质量改善提高
(三)劳动就业市场化机制日趋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1.就业渠道多元化
2.就业形式多样化
3.就业观念市场化
4.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
(四)初步建成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