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读庄

作者:
易志刚 王晓兴 Yi,Zhigang Wang,Xiaoxing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
报告页数:
59页
报告大小:
1.72 MB
报告字数:
53165字
所属图书:
国学论衡(第九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庄子“逍遥游”的要义是勘破生死“以游无穷”,“与造物者为人”。庄子对尧舜以及世所公认的圣人,是不以为然的。但庄子心目中依然有圣人,庄子哲学中也不能没有圣人。庄子既主张“是不是,然不然”,又主张“以明”或“无辩”,不啻把人的生存带进了一个无所适从的境地,他必须引入一个可以为范式的生存标准。庄子倾全力打造一个“有人之形,无人之情”的“圣人”,以为对理想人间的期许。但是,庄子的“圣人”是无法和日益强大的“人主”相抗衡的,庄子的“圣人”最终只能靠“支离其德”偷生于乱世。这是庄子在“务为治者”的时代潮流下无可奈何的选择,也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向我们后来者发出的千古之诘问:“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

关键词:

物化圣人吾丧我与造物者为人支离其德

作者简介:

易志刚:易志刚,湖南岳阳人,青海藏文化馆馆长,主要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王晓兴:王晓兴 生于1950年,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长期潜心于中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的教学研究工作,倡导从中西人论和原创文化的视角关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空间。著有《『仁』何以可能——孔子再认识》(2013)、《『王天下』与汉帝国》(2009)、《雅斯贝斯的世界历史纲要与文化研究的历史视野》(2007)、《王天下—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基意义》(2007)、《人类的普遍正义及其历史渊源》(2007)、《原创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哲学史研究》(2003)、《道·逻各斯与社会历史变动——关于中西哲学范畴比较的一点思考》(1998)等代表学术论文。

Yi,Zhigang:Director

Wang,Xiaoxing:Professor

文章目录
“逍遥游”
  • (一)“吾丧我”
  • (二)“物化”
  • (三)“江湖”
“道”
  • (一)“道”是什么?
  • (二)“道”与人、“言”
  • (三)“闻道”之路与境界
“是非”
  • (一)“彼是,方生之说也”
  • (二)“物谓之而然”和“物固有所然”
  • (三)“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
  • (四)“是不是,然不然”辩
“圣人”
  • (一)“圣人”之行状
  • (二)“圣人之治”
  • (三)“圣人”与“人主”
“无用之用”
  • (一)“缘督以为经”
  • (二)“无用之用”
  • (三)“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