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论胡适的思想文化人格

作者:
朱文华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2.23 MB
报告字数:
13365字
所属图书:
胡适与中国新文化:史事与诠释(全2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笔者已撰文专门考释“人格”概念,并且提出了社会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人格”的命题。笔者认为,人格属于道德的范畴,乃是人的精神世界(思想观念、性格特征、道德品质等)在其具体的人生活动(言行举止)方面的一种综合性体现,或曰个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足以体现其思想风格、精神状态特征的道德品质。人格意识的确立,表明了人类思想文明的重大发展与进步。人格通常可分为两大层次——“基本人格”和“社会人格”(又可析出“政治人格”和“普通人格”,也涵盖所谓的“职业道德”)。而由于知识分子作为社会阶层及其社会活动内容的特殊性(大多从事职业性的思想学术文化和科学技术工作),所以除了与其他阶层人员共同具有的“社会人格”现象外,事实上还有着为他们所特有的另一类型而又自成体系的人格现象即“思想文化人格”。这种“思想文化人格”,在人格的层次与内容构成方面具有综合性、集大成式,人们常说的所谓以“学风”问题为核心的“学术道德(人格)”,显然也为其所涵盖。因此,“思想文化人格”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整体性的社会政治人格的个性特点与风格特征,其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人格形态最高层次,当是一般的社会政治人格与狭义的道德品质素养的有机结合,也是梁启超所说的“公德”与“私德”的和谐统一。拙文《释人格》,原系本文的导论,因篇幅过长作为独立文稿待发表。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朱文华:朱文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文章目录
·
  • (一)思想文化人格的哲学基础:自由主义的“独立人格”论
  • (二)思想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 (三)具有“文化使命感”特色的社会责任感(包括社会服务牺牲精神)
  • (四)理智的文化心态
  • (五)以端正学风为核心的从业精神、敬业态度
  • (六)职业文化活动中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 (七)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民主、平等作风与宽容态度
  • (八)“爱惜羽毛”式的自律精神:“以期作圣”
  • (九)作风廉洁,清清白白为人处世,坦然面对名利问题,绝不见利忘义或争名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