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胡适“容忍”理念的形成历程

作者:
林建刚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2.26 MB
报告字数:
13272字
所属图书:
胡适与中国新文化:史事与诠释(全2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59年,晚年胡适在《自由中国》上发表了《容忍与自由》。此后不久,他又在《自由中国》茶话会上做了同题演讲,演讲稿也整理成《容忍与自由》公开发表。由于这两篇文章的巨大影响力,后世学者在论述晚年胡适的思想变迁时,大多侧重于阐释晚年胡适的“容忍”思想,比如,余英时的《重寻胡适历程》、李建军的《容忍即自由:胡适的政治思想历程》等。其实,关于“容忍”的思考,胡适早年就提出来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这一思想的认识日益深刻与成熟。胡适的容忍理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也有不同的表现。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林建刚:林建刚,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师。

文章目录
·胡母与韦莲司:两位女性对其“容忍”理念的影响
·1910—1920年代的几场论争:在实践中思考
·两位美国老师的启发与现实之刺激
·“善未易明,理未易察”与“正义的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