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都市生命统计事业可分为“国情统计”“专业统计”两类。当时有一部分城市建立了生命统计委员会,专司都市生命统计事务,并展开了应用导向的调查人员规范培训。由于总体实力有限,某些都市生命统计事业存在空间不均质现象。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都市生命统计广泛依靠生命统计调查员、警察、民众等多元力量进行,相关调查活动力求“记载完确”“分析合理”,因此在步骤设计、表单规范、数理工具运用及学科建设方面用力颇深。然而囿于时代基础、事业定位的诸多主客观不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都市生命统计的“精准”难免是相对的。而有关都市生命统计结果与医学特别是公共卫生学积极互动,形成了相长效果,回应了“卫生行政”的制度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