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其后陈独秀大张“文学革命”大旗,由此二人成为文学革命的领军人物。胡适所发起的文学革命,大致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几个方面。在诗歌方面,胡适积极尝试,出版了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在戏剧方面,胡适与罗家伦合译了易卜生的《娜拉》,自己也创作了戏剧《终身大事》;而在小说方面,胡适没有创作,只是翻译了一些西方短篇小说。他在《短篇小说》第一集“译者自序”中说:“我是极想提倡短篇小说的一个人,可惜我不能创作,只能介绍几篇名著给后来的新文人作参考的资料。”胡适:《短篇小说》第一集,亚东图书馆,1920,“译者自序”,第2页。胡适后来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指出,《文学改良刍议》主要着重于破坏,从建设的角度讲,文学革命需要注重两点,其一便是方法,而这就需要向西方学习,包括西方短篇小说的翻译。可见胡适对翻译西方短篇小说非常重视,并且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