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早在美国留学时,就把志业定在了教育领域。回国后,适逢其时,很快在北京大学“暴得大名”。那个时候,大学教育者的地位相当显赫,待遇高,社会地位高,讲话也有影响力,特别是还基本上掌握了教育领域的决策权。比如,1922年胡适拟订的《学制系统草案》,就被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的名义颁行全国。一位来访的日本学者曾向胡适明确地表示十分羡慕中国的大学教授所享有的权势和自由。胡适回答说,当政的军阀并不是不想干涉教育,而是不懂教育,所以只好把权力拱手让给教育者自身了。
张太原:张太原,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