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民国时期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争论——以胡适与钱穆的争论为考察中心

作者:
陈勇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2.26 MB
报告字数:
16317字
所属图书:
胡适与中国新文化:史事与诠释(全2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民国时期,学术界就老子其人、《老子》其书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胡适是《老子》“早出说”的代表人物,不赞同其观点首先向他发难的是老辈学者梁启超,认为《老子》晚出,为战国时代的作品。钱穆、顾颉刚、冯友兰等人支持梁启超的观点,在他的基础上续有讨论,成为“晚出说”一方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围绕钱穆对老子其人、《老子》其书的考证及其与胡适的争论进行了一番学术史的回顾和梳理,并就其“思想线索”的考证方法及不足做了分析和思考,希望能进一步加深对民国老学史研究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陈勇:陈勇,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文章目录
·由梁启超引发的老子其人其书的争论
·《关于〈老子〉成书年代之一种考察》
·《再论〈老子〉成书年代》
·对老子其人其事的考证
·《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胡适对“晚出说”的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