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发动“文学革命”;同年9月,胡适进入北京大学任教。从此,他的名字与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紧密联结在一起。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介绍实验主义,倡导科学实证精神;宣传易卜生主义,引导个性解放运动;讲授《中国哲学史大纲》,为创建中国哲学史学科提供范式;提倡白话文,为新文学运动铸造理论武器。胡适因其在新文化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领导作用和创造的丰硕实绩,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