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台湾高教现况与道德治理展望平议

作者:
姚振黎 YaoZhenli
出版日期:
2016年6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大小:
1.6 MB
报告字数:
18109字
所属图书:
伦理与文明(第4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94年4月10日,史英集合数个民间团体,成立“四一○”教改联盟,号召民众走上街头推动教改,使孩子能远离课业,走向多元适性学习之路。20世纪90年代,一连串教改措施上路,无论师资、课程、教学、教科书等,均有重大变革。至于大学教育的转变,亦从理性、文化陶冶至如今追求卓越。本文针对台湾教改20年,影响所及,不仅1990年后出生之莘莘学子,且社会大众对于民族认同、社会氛围与风气,均已见剧烈改变。如何从教育入手,探究自古至今、从中到西,培养传统文化、道德教化之核心,遂以中西相关文献,予以会通,作为台湾高等教育旋干转坤之省思。

关键词:

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中国典籍弥散与化成

作者简介:

姚振黎:姚振黎,台湾健行科技大学专任教授、台湾“中央大学”兼任教授。

YaoZhenli:

文章目录
大学教育的转变:从理性、文化陶冶至追求卓越
  • (一)Bill Readings:育成“民族文化”的大学核心价值
  • (二)冷静面对大学教学现场
  • (三)老师被制约(conditioning)与学术道德安在哉
  • (四)“君子可欺之以方”与“教不严,师之惰”
台湾教育知识化的隐忧
  • (一)外缘:社会变迁下之大学生态与氛围
  • (二)内因:教育政策与行政在校园中之影响
践履笃实,身体力行:传统教育的精髓
  • (一)道德教育:中国历代教育思想之心法
  • (二)道德管理之实践:以王守仁与王夫之为例
  • (三)社会资本:从杜威到王国维之学校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观
  • (四)道德治理的当务之急:落实全人教育
·结语 他山之石:以“人文素养培育”取代“填鸭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