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生态伦理学的“人性”之思

作者:
蔡紫薇
出版日期:
2014年1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26 MB
报告字数:
10828字
所属图书:
文化发展论丛(2014):中国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生态伦理学蓬勃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伴随的是生态伦理学两个重要派别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争论。其争论主要围绕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人对自然界的道德义务(直接义务还是间接义务)展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争论直接关系到生态伦理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争论的走向直接关系到生态伦理学是否能为环境的保护提出有效的对策。学界关于这一争论的分析和见解有很多,本文从“人性”角度入手,深入剖析这一论争,尝试论证: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结构和人性的迷失与自大。得出结论: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对“人性”的反思,对人的重新定位。

关键词:

人性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

作者简介:

蔡紫薇:蔡紫薇(1989~),女,天津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伦理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生态伦理学的进展与困境
  • (一)旷日持久的争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 (二)为生态伦理学重新寻找哲学基础——论争的困境与出路
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主客二分与人性的狂妄
  • (一)主客二分的模式导致人与自然的分离:生态危机的认识论根源
  • (二)从“有所畏”到“无所畏”:生态危机的人性根源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与人性的复归
  • (一)关注作为人类的根源(而非资源)的自然
  • (二)人性的复归:现代人依然需要“有所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