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宗教信仰的道德形而上学解构:康德宗教思想探析

作者:
张传有 徐瑾
出版日期:
2014年1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26 MB
报告字数:
12129字
所属图书:
文化发展论丛(2014):中国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康德看来,理性是人的本质,善恶的判断不能先于道德法则;道德律是先于经验性情感的理性自身生发出的自在法则(定言命令)。不过由于人只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有善的禀赋的同时也有恶的倾向,所以人在此生始终无法做到与道德律完全符合。出于德性与幸福匹配的需要,人类以上帝存在、灵魂不朽及意志自由为合理的公设以保障道德律的始终践行。上帝、来世的理念不能做超验的运用,而只能作为道德践行的合理信仰。然而现实中的历史性启示宗教却往往将对神恩、奇迹、奥秘、邀恩手段的崇拜置于道德法则之上,由此导致宗教迷信、狂热、妄想及专制(教权主义)。一切历史性启示宗教应当过渡到纯粹理性的道德宗教。

关键词:

宗教道德当代价值康德

作者简介:

张传有:张传有(1947~),男,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伦理学。

徐瑾:

文章目录
理性作为人的本质及作为理性定言命令的道德律
  • (一)作为人的本质的理性
  • (二)作为理性定言命令的道德律
·道德必然导致宗教
·宗教以道德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