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文化研究学者大多认同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任何现代考察都必须始于对起决定作用的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命题的思考Raymond Williams,Culture and Materialism:Selected Essays,London and New York:Verso,2005,p.31.。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发展进程隐含了政治经济学模式,因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是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模式作为它的基础性假设,或者说是把对经济主义和还原主义的回避作为发展理论的基础的。因此,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不断发展变化,但其本质并未改变,即为了避免经济主义和还原主义的可怕指责而尽可能地不与物质生产理论发生关系,以至于文化批判理论越来越话语化。“去经济学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重要特征。“去经济学化”的结果一方面丰富了文化批判理论;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文化批判失去根基甚至偏离马克思主义,学界往往就文化批判文化批判,因此反思这一问题是必要的。今天我们谈论为什么文化批判理论不能“去经济学化”,其原因正如威廉斯谈“情感”、齐泽克谈“快感”、布尔迪厄谈“惯习”、拉康谈“精神”等,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谁超越谁,因为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的理论具有丰富的价值,问题的关键在于哪一种理论可以更清晰、更全面地解释具体的社会现象,引导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