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以清代“大一统”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吕文利
出版日期:
2024年4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18 MB
报告字数:
10894字
所属图书:
中华文明统一性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和核心议题。历朝历代都力图实现政治一统、经济一统和文化一统,正是历史上这种对“大一统”前后相继的不断强调和实践探索,使中华大地上各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传统王朝,其实现、巩固、维护“大一统”的过程是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的具体展开,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清代“大一统”的三个维度,即政治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来探讨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在清代的展开,分析和研究清代中国边疆治理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

中华文明清代“大一统”“统一性”

作者简介:

吕文利: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派驻北京五中科研副校长、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高考学科测量、历史教材编写、中国边疆史、疆域理论。参与教育部高中新课标的制订以及有关教材的审订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十余项,发表《论价值观考查与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合著)等各类文章100余篇。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内蒙古赤峰人,200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西南边疆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兼任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边疆发展、中国边疆史、疆域理论等,出版《嵌入式互动:清代蒙古入藏熬茶研究》《丝路记忆:“一带一路”历史人物》《〈皇朝藩部要略〉研究》等7部专著(含合著),发表各类文章100余篇。研究报告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一等奖及优秀对策信息三等奖;与北京市第五中学合作的“高中与高校合作的长效机制探索”项目,获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古代天下观的意识形态建构及其制度实践》一文获得2018年中国边疆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乾隆前期(1736-1750年)の清·ジューンガル貿易における価格·取引方法をめぐる駆け引きとその影響」一文获得2015年中国边疆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十余项。

文章目录
·“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核心内容
·政治一统:从宜从俗,统归于一
·经济一统: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文化一统:“一”与“和”的平衡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