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与清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作者:
樊志强
出版日期:
2024年4月
报告页数:
5页
报告大小:
1.15 MB
报告字数:
3145字
所属图书:
中华文明统一性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4.248-252
邢广程
范恩实
摘要:
“大一统”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和不断完善的政治思想,由此主导各民族参与缔造了多民族国家中国,进而成为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在历史上的一个显著特征。16世纪末崛起于东北黑水白山间的满洲经过吸纳和整合女真、汉、蒙古等民族的政治、军事和文化资源,入主中原,最终于18世纪中叶统一全国,缔造了一个多民族国家。质言之,清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史反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关键词:
中华文明
清代
大一统国家
统一性
作者简介:
樊志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编审。
相关报告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以清代“大一统”为中心的考察
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统一性和包容性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统一性和包容性
从命运共同体视角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以“绢马贸易”为例
从民族交融发展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从西域历史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中华文明统一性特征在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以《清代国家统一史》为中心的探讨
中华文明统一性中“四个不可”的逻辑意蕴
《音韵一得》音系与获嘉方音
文章目录
·
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崛起的满洲及其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
·
清朝渐次统合边疆族群实现多民族大一统
·
各族人民在近代边疆危机中维护清朝大一统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