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技术的大发展和数字经济的整体勃兴,其所衍生出的数字化生存已成为现代人类须臾无法脱离的生存方式之一。作为人类通往自由与解放的重要环节,数字化生存将人的主体性发展延伸到更加广阔的空间,给人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赋予了新的内涵,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出更好的条件。人类交往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本应服务于人的主体性发展,而在数字化生存中,人类交往却因受制于工具理性在虚拟现实条件下更加凸显的束缚而日渐走向虚空化,滋生出虚假的人的主体性,成功地瓦解了人的批判能力,使人性倒退到一种“新的野蛮状态”,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导言”第1页。引致新形式的交往异化现象。追寻真实的人的主体性,不能脱离客体性而抽象论及。主体性和客体性是一起由主体和客体派生出来的一对辩证法范畴,只存在于正在进行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因此,从主客体关系的视角出发,在对数字化生存中人类交往的悖谬式发展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人如何扬弃新形式的交往异化现象,发展人的主体性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