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当代西方左翼对资本主义数字劳动的批判性考察

作者:
刘卓红 郭晓晴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13 MB
报告字数:
15551字
所属图书:
中国经济哲学评论2022·数字化生存世界与中国发展专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前,数字技术正在以迅猛之势,将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场景结合起来,孕育出了一种全新的劳动形态——数字劳动。数字劳动作为一种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生产劳动,囊括了互联网专业劳动、受众劳动和以数字为媒介的无酬劳动三部分,在释放巨大经济潜能的同时,也将其辐射范围扩展到了物质性约束之外的领域,引发了一场关于商品形式、产业分工、财富分配、金融体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泰拉诺瓦指出:“数字劳动突出了它与现代血汗工厂之间的连续性,并指出了知识工作的日益退化。”T.Terranova,“Free labor:Producing Culture for the Digital Economy”,Social Text,Vol.18,No.2,2000,p.33.当劳动从“工厂内”延伸到“工厂外”,不仅强化了资本价值链的全球整合,更塑造着新的社会关系,平台和资本凭借所掌控“数据废料”拼凑成的“信息地图”,通过算法的进一步分析,将数据(data)这种“新鲜血液”的效用发挥到极致,并在数字媒介的庇护下开启了以非物质劳动为主的全球霸权,在每一个神经末梢对劳动者进行宰制。

关键词:

数字技术劳动关系马克思主义西方左翼资本主义数字劳动

作者简介:

刘卓红:

郭晓晴:

文章目录
劳动关系的簇新命题
  • (一)劳动者的“流众化”
  • (二)“精神的无产阶级化”
  • (三)“社会工厂”的劳动转移
数据资本化的意义赋能
  • (一)“数据身体”
  • (二)“劳作傀儡”
  • (三)“信息大屠杀”
数字劳动批判理论的建构
  • (一)“新共产主义”的出场
  • (二)诉诸变革性的主体力量
  • (三)数字反抗的可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