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法国革命历史:马克思世界观变革的隐性语境

作者: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大小:
931.83 KB
报告字数:
26060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法国革命史研究与唯物史观构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法国革命是马克思终其一生在各种语境下评论和书写的主题。从1789年大革命、1830年革命到1848年革命、波拿巴政变,再到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对法国历史和政治实践的研究伴随马克思的一生,可以说法国革命史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在马克思的法国革命史研究中,按照革命发生的时间,主要包括3次革命,即发生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的法国革命以及发生于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在这3次革命期间,又发生了多次不同性质、不同等级的革命,如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七月王朝”;1848年2月,法国人民面对“七月王朝”的失政,发动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二月革命后,无产阶级要求把革命推向前进,发动了1848年巴黎无产阶级的起义,即六月起义,掀起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第一次伟大的战斗;1851年12月2日,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宣布解散立法议会,随后,1852年12月2日,波拿巴复辟帝制,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1年3月28日,普法战争中法国的惨败使巴黎爆发武装起义,法国人民通过巴黎公社实现了对巴黎的短暂统治,是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这些革命事件构成了马克思法国革命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使马克思在1789年至1871年法国革命的完整链条中,通过剖析法国革命的具体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进程等历史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厘清社会历史观的诸多问题,加速其唯物史观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研究法国革命史的原因是多重的,既离不开马克思本人从中学时期便养成的历史学习兴趣与历史研究能力,亦离不开法国大革命的世界影响力,使这场震撼欧洲乃至世界的大革命成为包括马克思在内的19世纪众多思想家和哲学家理论观点形成的重要背景。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作为历史爱好者的青年马克思
  • 马克思历史兴趣的早期启蒙
  • 马克思历史思维的日渐养成
  • 马克思历史研究能力的锋芒初现
第二节 “新世界观”建构中的法国大革命影响
  • 法国大革命是促成马克思思想转变的重要主题
  • 法国大革命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国家观的中心线索
  • 法国大革命是马克思建构新世界观的关键切入点
第三节 马克思研究法国革命历史的动因透析
  • 法国革命开辟人类历史的新时代
  • 法国革命的历史典型性及其影响力
  • 法国是“庸人及其国家”的历史参照物
  • 1848年和1871年革命为验证与发展唯物史观提供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