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法国革命史研究与历史本体论的深度阐释

作者: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大小:
977.27 KB
报告字数:
32949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法国革命史研究与唯物史观构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领域问题的基础。众所周知,在本体论的认识上,马克思经历了从自我意识到物质存在、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过程,同样,马克思对于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回答也是在哲学思辨、经济学分析和历史研究的不断探索中得出的。通过对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所有制与国家和法的关系、阶级斗争背后的利益动因和社会革命作用的历史考察,马克思对社会历史观的理论标识,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唯物主义回答。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法国革命史与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
  • 《克罗茨纳赫笔记》中哲学立场的初次转变
  • 法国革命的启示:阶级斗争由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
  • 从经济状况出发——对1848年法国革命的起因分析
第二节 法国革命图景中社会意识的能动性
  • 雅各宾派悲剧的启示
  • “拿破仑观念”是波拿巴政变成功的秘密
  • 巴黎工人的宝贵经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第三节 从法国革命的演变逻辑中探寻历史发展的动力机制
  •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 法国革命进程中的历史间断性和历史连续性
  • 暴力不是革命的代名词:对雅各宾派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