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理论认知

作者:
侯守杰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报告页数:
53页
报告大小:
1.1 MB
报告字数:
47568字
所属图书:
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就主体关系而言,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是一个以治理共同体形式存续的系统结构,在治理共同体的系统中,不同治理主体都在总的治理共同体系统的整体持续合理运行中发挥各自的功能。乡村治理共同体的主体关系主要包括嵌入性治理主体和内生性治理主体的主体定位、关系呈现、结构生成三个方面。在明晰各个治理主体关系的基础上,要整合协同多元治理主体彼此间的利益与力量,增强协同效力并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就秩序彰显而言,主要包含治理过程之维的秩序运行“力度”、治理效果之维的秩序运行“效度”、治理方法之维的秩序运行“精度”、治理手段之维的秩序运行“温度”四个方面的秩序取向。就行动条件而言,主要包括利益联结共生、农民意愿凝聚、组织规模适度、文化关联相通、地域空间毗邻五个方面。本章通过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理论认知,从理论维度检视“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何以可行”。
关键词:

共同治理乡村治理乡村治理共同体

作者简介:

侯守杰:男,1994年1月生,山西晋中人,现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与城乡融合。自2020年起在《改革》《内蒙古社会科学》《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导刊》《农业经济》《改革与战略》等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生成机理
  • 乡村生产方式革新:乡村治理共同体生成的深层动因
  • 乡村治理成效显著:乡村治理共同体生成的坚实后盾
  • 乡村治理现代化指引:乡村治理共同体生成的目标导向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价值内核
  • “三共耦合”: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内涵意蕴
  • “三重底色”: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本质属性
  • “四大特征”: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主要表征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主体关系
  • 主体定位:乡村嵌入性与内生性治理主体的构成
  • 关系呈现:乡村嵌入性与内生性治理主体的交会
  • 结构生成:乡村嵌入性与内生性治理主体的复合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秩序彰显
  • 治理过程之维: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秩序运行“力度”
  • 治理效果之维: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秩序运行“效度”
  • 治理方法之维: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秩序运行“精度”
  • 治理手段之维: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秩序运行“温度”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行动条件
  • 利益联结共生:有效治理行动的动力条件
  • 农民意愿凝聚:有效治理行动的先决条件
  • 组织规模适度:有效治理行动的保障条件
  • 文化关联相通:有效治理行动的内在条件
  • 地域空间毗邻:有效治理行动的外部条件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