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学者对拉美左翼政府的政策分析

作者:
徐世澄
出版日期:
2010年2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大小:
1.14 MB
报告字数:
7697字
所属图书:
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09~201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随着拉美左派的崛起,拉美出现了一批左翼政府,这些左翼政府的内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60~70年代,拉美左翼力量试图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变革社会制度,而现在,拉美左翼纷纷通过合法的选举在一些主要国家上台执政。1999年查韦斯大选获胜,当选为委内瑞拉总统,标志着拉美左翼力量新阶段的开始。接着,巴西劳工党领袖卢拉(2003~2007年首任总统,2007年至今为第二任总统)、乌拉圭进步联盟—广泛阵线主席巴斯克斯(2005年至今)、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领导人莫拉莱斯(2006年至今)、智利社会党领导人巴切莱特(2006年至今)、阿根廷正义党基什内尔(2003~2007年)和克里斯蒂娜(2007年至今)、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奥尔特加(2007年至今)、厄瓜多尔主权祖国联盟科雷亚(2007年至今)等左翼政党及其领导人先后通过选举获得了执政权。

所谓左翼或左派,是指具有政治上激进或革命倾向的党派,主张变革现存社会或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推动社会的发展。拉美左派也具有一般左派的基本特征。拉美地区左翼的分化日益明显,温和左翼和激进左翼的分野越来越分明。温和或务实的左翼执政后,并没有改变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发展方向,基本延续了其前任的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主要经济政策,但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它们虽然与美国有分歧,但态度比较温和与理智,不把反美作为其外交政策的主要取向。激进的左翼对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持批评和基本否定的态度,主张替代新自由主义的改革,执政后经济和社会政策变动较大,体现出较明显的民族主义特征;对美国的批评比较激烈,公开反对美国提出的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并提出了替代方案。拉美左翼政府的涌现及其内外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引起国际舆论与中国学术界和媒体的极大关注。在此重点介绍中国学者对拉美左翼政府的政策分析,并谈谈笔者对此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

拉丁美洲政策分析拉美左翼政府中国学者

作者简介:

徐世澄: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0-1964年在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学习。1964~1967年在古巴哈瓦那大学文学和历史学院进修。1967~1980年在中联部拉美局和拉美所工作,1981~200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出版专著有《拉丁美洲政治》《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卡斯特罗评传》《查韦斯传》《拉丁美洲文明》等,译著有《何塞·马蒂诗文选》《为玻利瓦尔辩护》《蒙卡达审判》《菲德尔·卡斯特罗·鲁斯:时代游击队员》等。2011年9月获古巴国务委员会颁发的“友谊奖”。

文章目录
·拉美国家的左翼政府
·左翼政府的标准
·拉美左翼政府和左派分类
拉美左翼政府的对内政策分析
  • 1.在政治上,拉美左派政府尤其是拉美激进左翼政府一般都通过召开立宪大会,通过制定新宪法或修改原有宪法等手段,延长总统任期,以巩固其执政地位
  • 2.在执政理念上,拉美激进左派执政的委内瑞拉、厄瓜多尔提出了“21世纪社会主义”,玻利维亚提出了“社群社会主义”,温和左派巴西劳工党提出了“劳工社会主义”,智利、乌拉圭等左派则提出了社会民主主义
  • 3.强化国家的作用
  • 4.加快社会发展
拉美左翼政府的对外政策分析
  • 1.反美情绪有所上升
  • 2.推动地区一体化
  • 3.更加重视对外关系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