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论文化立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
冯军
出版日期:
2013年7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大小:
1.47 MB
报告字数:
33239字
所属图书:
依法治国与法治文化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7.320-354
冯军
李林
摘要:
当前,我国文化立法总体上滞后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这已成为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学会并善于使用法律手段在开放环境下管文化、发展文化、促进文化的大繁荣是我国文化主管部门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文化立法
作者简介:
冯军:
相关报告
从“穷管”到“富管”:政治承诺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与法规
中国文化事业报告(2000~2017)
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向何处去?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
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新发展理念及其实践
殖民主义与亚洲社会的解体——以英国对印度和中国的侵略为例
表征、原因、效应:当下中国“文化热”之三维透视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哲学审视
文章目录
·
引言
我国文化立法的特殊性、时代性与开放性
(一)什么是文化立法
(二)我国文化立法的特殊性
(三)我国文化立法的时代性与开放性
文化立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二)文化立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定位及其现状
对文化立法的进一步分析:以文化部文化立法为例
1.不同时期文化部规章的立法状况
文化立法地位和作用的强化
(一)文化立法总体法治环境的变化
(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为文化立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新世纪法治环境优化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立法需求刚性化
(四)加快文化立法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五)强化文化立法地位和作用的基本路径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