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18年09月
出版
1998年5月8~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法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在北京共同主办“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研讨会。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中央有关国家机关的同志近100人参加或者列席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根据“十五大”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研究同反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双百”方针,深入探讨廉政法治建设的基本原理、原则、模式、体制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和改革方案。研讨会主要对以下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2015年11月
出版
回顾“十二五”时期的我国法治建设,规划要求在很大程度得到落实,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但是,我国法治建设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十三五”时期,要按照“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立法方面,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转变立法观念和立法模式,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职能,坚持立法为民,健全立法程序,提高立法技术,加强立法监督,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要实现政府职能的科学化、法定化,改善政府立法,完善法治政府制度体系,加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改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机制,全面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在司法方面,要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公正司法能力,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在法治社会建设方面,要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治建设,强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内部行为规则约束,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
2019年01月
出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主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思想。这些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理,它既体现在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讲话和文章当中,也通过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得到贯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的民主与法制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精神实质,集中到一点,就是发展民主政治,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015年09月
出版
-
2019年01月
出版
为了把依法治国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引向深入,以法治推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1997年4月18~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并召开了“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来自外地和北京的80余名专家学者做为正式和列席代表出席了研讨会。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代表们围绕着五个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这五个主题是:①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②法律与道德;③法治与制度文明;④部门法与精神文明建设;⑤实现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的途径。在与会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研讨会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
2017年12月
出版
本文介绍了努力建构中国特色法学体系。首先,本文介绍了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科学性。其次,本文介绍了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实践性。再次,本文介绍了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政治性。接着,本文介绍了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人民性等内容。最后,本文介绍了法学体系的中国特色。
-
2021年03月
出版
习近平同志站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立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两个百年”战略目标,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历史新起点上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理论依据和实践遵循。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法治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理论逻辑与创新发展可总结概括为治国方略论、人民主体论、宪法权威论、良法善治论、依法治权论、保障人权论、公平正义论、法治系统论、党法关系论等“九论”。
-
2019年10月
出版
智慧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人文型智慧城市”是集人文城市与智慧城市为一体,新兴的城市形态。它既具有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又具有人文城市的本质内涵,是智慧城市的高级形态,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高目标和城市文明演进的最终阶段。“人文型智慧城市”也是以人为本、质量提升和智慧发展的城市化,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扬弃,追求幸福、智慧、低碳及可持续发展,是人文精神在城市化中的体现,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想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