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世纪起,科学由于采用了伽利略、笛卡尔等人奠基的新方法,取得了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成就。哲学震惊于科学的伟绩,孜孜追求属于自己的“方法”。然而,它这是受科学的误导而走上虚无主义的歧途,遗忘了自己的根本任务,即“理解”“人之是”。“人之是”在于基于种种“筹划”的“生—存”。当哲学致力于本己的任务时,“方法”就不再重要,因为,“方法”也无非是相关于人之特定“生—存”样态的产物,并不存在普遍的“方法”。
张文喜哲学方法反方法
丁三东:丁三东,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