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中国文化消费40年
作者:
彭英柯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大小:
1.65 MB
报告字数:
17745字
所属图书:
中国文化发展(1978~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2.195-223
胡正荣
摘要: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40年,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涉及物质消费,更体现于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过程就是文化消费。相较于一般性的物质消费,文化消费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文化消费独特的发生条件,需同时满足主观消费意愿以及时间、收入等客观限定条件;另一个层面是文化消费的对象往往涉及思想意识,深受宏观制度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全面把握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消费的发展脉络,首先应当考察文化消费自身的特殊性,遵循其一般的文化经济学分析逻辑;其次应当结合我国各个特定发展阶段的宏观制度环境,进行相关政策的文献研究。总体来看,经过40年发展,我国文化消费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文化消费市场机制日益健全,文化消费总体水平持续提升。如今,中共中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文化消费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最终环节,势必在我国未来发展道路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
文化消费
1978-2018
作者简介:
彭英柯:
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讲师、文化产业系副主任、文化经济研究院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经济、网络文化产业等。
相关报告
中国文化贸易40年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40年
中国文化科技发展与融合40年
中国设计与工艺美术发展40年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2019)
2017年广州市文化消费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9)
“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调查(2019)”问卷及基本信息分析
得互联网者得天下:当前文化消费的新趋势和新治理
2022年广州文化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文章目录
·
引言
探索阶段(1978~1991年)
(一)文化消费总量分析
(二)文化消费结构分析
(三)文化消费相关指标分析
(四)阶段小结
市场经济起步阶段(1992~2001年)
(一)文化消费总量分析
(二)文化消费结构分析
(三)文化消费相关指标分析
(四)阶段小结
全面市场化阶段(2002~2008年)
(一)文化消费总量分析
(二)文化消费结构分析
(三)文化消费相关指标分析
(四)阶段小结
战略性发展阶段(2009~2018年)
(一)文化消费总量分析
(二)文化消费结构分析
(三)文化消费相关指标分析
(四)文化消费及相关政策分析
(五)阶段小结
·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