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及其动力:迈向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年6月
报告页数:
48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45977字
所属图书:
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正如我们在第二章谈到的,布伦纳通过对近代欧洲不同地域的比较历史分析,得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结论,即阶级斗争和随之而来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变迁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需注意的是,布伦纳所分析的发生在英格兰的历史变迁和其他两地的变迁相比,并不属于相同的类型,只有在英格兰发生的变化,预示了一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生产方式的嬗替,而在诸如民主德国和波兰所发生的农奴制复辟,则不具有这种意义,充其量只是世界历史的一部插曲而已。这种差异的存在意味着,一种生产方式只有在和以往的生产方式相比既增加了剩余又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才具备了作为一种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取代以往生产方式的资格。因此,尽管在布伦纳那里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是解释历史变迁的直接动因,却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社会形态变迁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生产方式制度生产关系生产力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历史因果性概念和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
·第二节 阶级斗争和国家间竞争作为有机生产方式变迁的动力
·第三节 戈德利耶的概念重构与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 对诺思和阿西莫格鲁等人的批判性评论
·第五节 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