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20年我国景观与观众:对城市公共空间中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展的分析研究报告

作者:
赵昕阳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1653字
所属图书: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大众越来越不满足于趋于同质化的地标性城市特色景点时,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各类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展成为年轻人新的“打卡”项目。商家们也发现艺术和科技双重介入带给观众“震惊”性体验背后潜在的经济效益。不同形式的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展在城市文化中心、园区、商业综合体等公共空间的介入,形成了一种符合资本逻辑但带有欺骗性的消费景观。此外,沉浸媒体中的观众由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沉浸媒体艺术带给观众身体、社交以及文化上的临场感也暂时掩盖了景观的欺骗性,从而使人忽略了景观背后对观众的规训与控制。这不仅造成城市公共空间由“地方”到“无地方”的转变;同时,商业综合体中沉浸媒体艺术展所强调的小“布尔乔亚”式的身体感受也对观众造成了异化。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理论沉浸媒体艺术

作者简介:

赵昕阳:赵昕阳,深圳大学与科廷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设置景观: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展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介入
  • (一)景观理论
  • (二)作为公共艺术的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展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
归因景观: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展如何介入城市公共空间对观众产生影响
  • (一)科技与艺术介入:符合资本逻辑的城市景观
  • (二)沉浸与观众:成为资本的生产要素
景观与分离:沉浸媒体艺术介入所带来的创造性破坏
  • (一)城市公共空间由“地方”向“无地方”的转变
  • (二)分离的力量与观众的异化
·结语